新刊速递 | | 2023年第4期
目 录
CONTENTS
NO.04 2023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意蕴及其实践逻辑
陈建华
中国式现代化历程、样式及独特创新
布旻晟
哲学
德福一致的问题实质、可能路径与理想形态
李志祥
世界体系的政治哲学话语与马克思的叙事革命
兰 洋
经济学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
刘瑞翔 戴 枫 易先忠
从灵活到“稳定”:网约车平台劳动秩序的演进分析
徐延辉 任 婧
公共管理
城市低保政策基层实施过程中多主体行动分析
断裂与重塑:老龄化社会的情感治理
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自主化:起点、原则与路径
法学
“抵押不破租赁”规则的解释论
龙 俊
破产制度绿色化规则的构建
龚家慧
新闻传播学
图像的境况:视觉实践与图像阐释的传播视角
——兼论图像阐释学的释义系统
刘 涛
位置媒介基础设施化的技术政治反思
——从中国布局“高精地图”谈起
胡 泳 张文杰
从辛弃疾到GPT: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
姜 华
教育学
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 ——面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富”与“教”的历史辩证与时代赋义
文章摘要
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
意蕴及其实践逻辑
陈建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论断,也向教育研究领域提出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课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独特内涵: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持人民至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在要求,以创新驱动为不竭动力,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在于: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结合;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把握问题导向和探寻解决方法并重;效率与公平兼顾;活力与秩序统一;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并举。
中国式现代化历程、
样式及独特创新
布旻晟
中国式现代化起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相继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个发展阶段,具有特定的内涵和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五个文明”与“五位一体”有机融合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它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是世界现代化的新样式,它为解决活力与秩序、效率与公平、守正与创新等“现代化悖论”提供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德福一致的问题实质、
可能路径与理想形态
李志祥
德福一致问题是人类在遭遇道德危机时会反复追问的重要问题,它既会影响行为者道德意愿的强弱,又会影响共同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德福一致之所以被视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德行与共同体的幸福能否一致,也不在于德行与行为者的精神幸福能否一致,而在于德行与行为者的物质幸福能否一致。行为的道德性质取决于它是否合乎自由规律,幸福后果取决于它是否合乎自然规律,自由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分离导致合德行为并不必然给行为者带来物质幸福。要建立德行与行为者物质幸福的可靠联系,需要以共同体主义超越自由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合社会性”打破“合自由性”与“合自然性”的康德式分离,使合德行为可以因为必然合乎社会规律而获得来自社会的物质幸福。严格避免“因善得祸”和“因恶得福”,才有可能遏止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与蔓延;全面实现“因善得福”和“因恶得祸”,更有可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世界体系的政治哲学话语
与马克思的叙事革命
兰 洋
马克思对维也纳体系的批判不仅集中于表层的国际事件分析领域,更进入到了深层的政治哲学领域,实现了对世界体系问题的哲学重释。一方面,通过对黑格尔君主主权论的批判,撕下了正统主义的意识形态伪装,彻底推翻了俄普奥等君主政体维系欧洲反动秩序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对英国均势原则的批判,深入到维也纳体系的现代本质之中,揭示出日益资本化的国际关系的显著特征和固有矛盾。这种批判之所以是政治哲学的,第一,它将讨论追溯到构成世界体系的基本单位、普遍原则和根本前提;第二,它的最终目标是建构新型国际秩序,即一种合乎国家间正义原则的文明新形态。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现象
及其动因研究
刘瑞翔 戴 枫 易先忠
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去工业化”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对此,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而言,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相关因素变化均会对制造业比重的下降产生影响,前者是次要因素,后者是主要因素;(2)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占比之所以加速下降,与中间投入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化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加重有关,是两种因素叠加的结果;(3)在制造业内部,不同类型制造业占比在下降趋势和驱动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4)在导致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各大因素中,出口等外部因素是周期性的,而近年来加速“去工业化”现象则主要是由内因所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引导我国制造业向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转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加强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从灵活到“稳定”:网约车平台
劳动秩序的演进分析
徐延辉 任 婧
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的劳动力组织和劳动时间管理成为劳动社会学的重要议题。文章以网约车平台为例,从平台用工模式和薪资制度入手分析了平台如何建构劳动秩序。一方面,以“与平台捆绑紧密程度”为基础,平台形成了以租车司机为核心、购买合约车司机为次核心、私家车司机为最外围的差序化用工模式,与司机建立了非雇佣形式的稳定用工联系,保障了平台的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平台内部以多劳—平台派单—获得收入这一分配流程为基础的计单分配制,以及司机对该制度的“被迫式服从”共同建构出以“长度”为核心的劳动时间秩序,促使司机不断延长在线劳动时间,保障了司机充足的劳动供给。
城市低保政策基层
实施过程中多主体行动分析
田毅鹏 关文君
在基层低保政策实施和监管的过程中,作为政策行动者的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和低保专干共同实践着低保政策所制定的规范流程。而作为政策对象的低保户也从自身的视角,参与到政策互动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影响。由此可见,低保政策实施中的多元政策行动主体,基于其不同的政策理解考量而展开的政策行动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时也会引发低保政策的执行目标发生偏移,正是在规范性和变通性的动态转换之间,城市低保政策显示出其基层运作和实践逻辑。而且,上述多元主体的行动策略,使得低保政策展现出一种自我生长的过程,形成了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包容性政策执行模式,促使低保政策执行从流程链条转换为政策执行的共生系统。在此意义上,政策执行模式的更新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都亟待进一步提高。
断裂与重塑:老龄化社会
的情感治理
朱楷文 王永益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现代家庭对老人的情感支持功能逐步弱化,而市场、社会、国家对溢出家庭范畴的老人情感需要又缺乏有效吸纳,逐渐成为人口主体的老年群体与其所处的老龄化社会发生了“情感断裂”。对此,首先需要转变应对思路,从突出文化特征转向发扬文化特色,从呼唤回归家庭转向多主体协同应对,从强调特殊关怀转向普遍情感支持,从被动情感管理转向主动情感治理。在此基础上,解构老龄化社会情感治理在社会情感、场域情感、个体情感三个维度的运作逻辑。通过构建情感体制、塑造情感秩序,互嵌情感联结、共筑情感网络,发动情感传染、培育情感素养这三条实践路径,对老龄化社会进行“情感重塑”,以此推进“三位一体”的情感支持体系从“构想”变为现实。
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
自主化:起点、原则与路径
张书维 秦枭童 张晓会
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研究也正在走向自主化。近些年中,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有必要先行推动其走向自主化。从研究设计、测量方式、理论效应与实践意义四个方面看,中国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呈现中西结合的总体特征,其主要问题则在于对不同群体个性化公共服务动机、社会文化激励因素、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实践意义的关注不足。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自主化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基本问题和实践为导向等原则,从机制分析、测量方法和实践策略等三个主要维度开展路径探索。
“抵押不破租赁”规则的解释论
龙 俊
为了兼顾金融交易安全与民生保护,《民法典》第405条以占有作为租赁权的公示方式,确定抵押权和租赁权冲突时的排序规则。当标的物是不动产时: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才移转占有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抵押权。当标的物是动产时:抵押合同签订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权未登记或者抵押权登记时间晚于承租人占有标的物的,该抵押权不能对抗善意承租人,可以对抗恶意承租人;抵押权登记后,抵押财产才移交承租人占有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抵押权;抵押财产已出租但并未转移占有,承租人也未申请法院保全或者执行的,无论抵押权是否登记,该租赁关系均不得对抗抵押权。所谓“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指的是抵押权实现后无论谁是抵押物受让人均要忍受原租赁关系的存在;所谓“租赁关系不得对抗抵押权”,要区分租赁关系的存在是否影响抵押权的实现,当且仅当租赁关系影响抵押权的实现时,除去租赁关系。抵押权登记和租赁物交付的先后顺序的证明责任由抵押权人承担。
破产制度绿色化规则的构建
龚家慧
将生态环境理念融入破产法,对破产制度作绿色化改造,从法理上契合了破产法时代发展要求,也有利于破产法与所属法体系的价值融贯。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多元破产利益是破产制度绿色化的两项基本功能。破产法应循内在制度改造的方式路径,构建包括生态环境强制识别、管理人生态环境义务、重整的生态环境限制规则在内的支撑绿色化功能的一般规则,以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构建破产债权确认、破产债权顺位安排、未确定生态环境债权保障规则,以支持多元破产利益平衡的功能。由此,通过破产法的制度改造,使绿色化功能发挥与规则支持实现逻辑自洽。
图像的境况:视觉实践
与图像阐释的传播视角
——兼论图像阐释学的释义系统
刘 涛
在传统的图像学那里,图像阐释的两大问题——情境问题和象征问题未能得到系统解决,迫切需要引入传播学的分析视角加以修正和完善。传播视角下的图像,不再是“静观”的文本对象,而是既定传播场景中的要素单元和实践形式,因此需要从图像文本转向图像实践,在传播维度上发现图像阐释的新问题、新变量及其打开的释义空间。具体而言,传播视角拓展了图像阐释的三大问题。一是图像分析的释义规则问题。图像阐释的互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都存在一个基础性的传播生成逻辑。二是图像存在的发生场景问题。传播将信息模式带入现实场景,在图像发生学意义上重构了图像阐释的元语言系统。三是图像流动的生命历程问题。传播构建了由“图”及“象”的形象生成体系,从而赋予图像一种流动的“生命”形式,由此丰富了图像阐释的事件分析和历史分析进路。正是在传播视角下,图像阐释拥有了一种历时的、关系的、过程的、事件的认识维度,这使得我们可以围绕“图像的境况”命题,想象并重构图像阐释学的总体释义系统。传播视角赋予了图像阐释以新的意义空间,为克服当前较为普遍的强制阐释现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整体性阐释方案。
位置媒介基础设施化的
技术政治反思
——从中国布局“高精地图”谈起
胡 泳 张文杰
随着移动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IS技术等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位置服务功能的位置媒介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型媒介。尽管传播学领域已经出现基础设施转向,但关于位置媒介的研究集中于用户视角,鲜少聚焦行业侧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布局过程。基于此,本文以风靡当下的“高精地图”为引子,从技术政治视角整体性、历时性地考察位置媒介“基础设施化”的权力关系运作特征,进而反思当下关于数字化未来的浪漫化想象。从“高精地图”的深层技术架构与权力网络可见,中国位置媒介的基础设施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开展于大国较量、巨头角逐之竞技场的技术实践,深嵌于产业链条交织、基础设施互构、多元主体互动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中;这一技术实践并不导向一个开源、开放的新世界,反而在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设计、生产、推广、应用乃至流行过程中,呈现出与“去中心化”相悖的集中化、精细化、科层化特征。
从辛弃疾到GPT:
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
的重塑及其效应
姜 华
从形式上看,GPT生产的知识文本已接近人类,但从知识的形成过程看,GPT生产的知识与人类生产的知识却有本质差异。人类生成知识是在意向性的基础上完成的,以一阶知识、二阶知识的面目呈现;GPT的知识生产是缺乏反思性的通过逻辑关系对既有知识的联结和组合,以三阶知识的面貌呈现。GPT生产知识的机制也与人类不同,它是“非意向性的”,它对应的是一个必然性的世界,形成的是“既成的知识”。GPT介入知识生产,模糊了知识生产中“人类要素”与“非人类要素”的界限,形成了大量“杂合知识”,人类的生存境遇也将随着知识生产的此种变化而改变。
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
——面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
理论建构
刘远杰
确立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的中国主体性是现代中国教育学人的基本追求,可表达为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的想象、探索与建构。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亦即“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世界与人类为目的”的教育学,它具有现代教育学的鲜明中国主体性,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践范式与价值逻辑的生动展现,同时构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知识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为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建构了价值论引导和方法论体系。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必将为深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持续赋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开辟则为以中国为方法的现代教育学建构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实践基础。
“富”与“教”的历史辩证
与时代赋义
韩凤鸣
孔子说立国有三大基石:人口、富裕、教化。人口是国家存在的前提,在一定人口基础上又须让百姓富裕,因为民富则易治、民富则国强。历史上对富民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但在“民富”和“国富”的先后轻重问题上有争议,形成了辩证发展智慧。在“富”与“教”关系上传统政治虽然多提倡“先富后教”,但儒家更认为要关注富、教的统一性以及教化的独立性,认为“教”是国家的灵魂事业。儒家提供了相当完备的德教项目及方法,最终走向弘扬道德理想层面,指出“德教”的人性基础和政治必要性。传统的富教之道在新时代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尝试将传统的“德教”之道与现代“德育”结合起来,以实现传统富教之道的“守正”及新时代的“创新”。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网址: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